踏入43歲陳秋琴家中,只見她一頭烏黑及腰秀髮,與5年前因血癌治療副作用短髮模樣判若兩人,當年8歲和6歲一對兒女現已讀國一和小六,電視櫃上放滿孩子們參加比賽獲獎獎盃,陳秋琴欣慰說:「現在的我很健康,謝謝蘋果基金會的幫忙,才能讓我安心陪著孩子長大。」
提起過往,陳秋琴說,自己單親靠做會計扶養2子女,5年前卻罹血癌,「起初只是覺得胃痛,早上都會反胃,一起床就吐且沒有食慾,都靠吃胃藥控制,但發病前1個月,臉色變得十分蒼白,幾周後就發燒不退,到醫院掛急診。」
只是,當時陳秋琴掛急診入院後,一住半年,在她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才出院。她說,當確診為血癌時,「腦筋一片空白,女兒讀大班,兒子念小班,我住院後,原先是前夫把孩子帶去照顧,但後來他說能力有限,把小孩送回來,我只能託娘家媽媽跟姊姊照顧,住院時又因我住隔離病房怕感染,不能跟孩子見面,心裡真的很難受。」
5年前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轉贈106萬餘元善款
陳秋琴說,移植術後抵抗力差,還常常感冒住院或急診,無法工作,當時先至鄉公所申請急難救助,公所再轉介至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會襄助,基金會訪視後先撥款急難金3萬5000元。《蘋果》暖流於2015年4月14日披露陳秋琴《單親癌婦 為稚兒苦熬》(基金會編號A3636),獲讀者善款106萬7622元,蘋果慈善基金會將善款開立28張支票,按月兌現協力將近2年半時間。
「有這份幫助,在心理上讓我很安定,實質上更協助我和孩子生活開銷。」陳秋琴說,幹細胞移植術後,醫生交代至少需休養2年不要工作,「但對很多生病的人來說,若無法工作生計陷困而憂心,反而會讓病況越不好,有這份幫助,我才能真正安心靜養,把照顧好孩子。」
提起當年抗癌點滴,她說,住院時病友家屬都會互相分享生活和心情,記得有位住高雄的大哥特別至花蓮治療,「但大哥治療狀況不好,回去高雄沒多久就過世,還有住院時,看到藝人高凌風也是因血癌過世…。」話還沒說完,陳秋琴忍不住哽咽掉下淚說:「那時看到這些人過世,我真的很怕,不知道能不能活得下去,更怕2個孩子以後人生的路,沒有我陪該怎麼走下去。」
2子女現已就讀國中小「謝謝你們曾經的幫助」
坐在沙發另一頭讀國一小綾默默聽著陳秋琴所說,看到她掉淚,忍不住低頭啜泣,陳秋琴不捨說,罹癌時孩子年紀小,都沒印象媽媽生過病,事後也都不太提起,因此這是女兒第一次聽到這段過程。記者詢問2子女對陳秋琴生病印象,小綾擦乾淚後搖了搖頭說:「都不記得了。」11歲讀小六兒子小愷則說:「只記得媽媽生病,然後有去打針,而且頭髮都掉光光。」
陳秋琴說,因這場大病,讓她意識到過往不夠珍惜自己,「從出社會後我就做服務業,生活作息顛倒,後來在足體養生館當會計,也常輪夜班,加上前夫工作不穩,離婚前經常因經濟壓力而爭吵,也許壓力都是導致我生病原因,經歷過這些,我都鼓勵生病的人,要放寬心面對生活,我相信上天會有安排,學著與病痛和平相處,它們也會善待你的。」
這些年,陳秋琴曾參與過慈濟募集「周邊血」活動,盼用過來人角色幫助更多人,她說,也謝謝每位曾捐款幫助她和孩子的《蘋果》讀者,「我現在生活得很好,在朋友開的養生館兼差當會計,朋友知道我生病狀況,上班時間可較彈性,不用輪夜班,目前身體很健康,固定每月回診追蹤,謝謝你們曾經的幫助。」採訪將近傍晚,陳秋琴帶著孩子至附近市場採買晚餐,一路上3人邊走邊聊天,這看似簡單平凡日常,卻是陳秋琴得來不易且最珍貴的幸福。(李佳玲/綜合報導)
蘋果慈善基金會求助•捐款專線:0809-008585,02-66016999 (每日上午10時至晚上7時)
蘋果慈善基金會感謝您,感謝在此艱困時期,您的關懷之眼未曾離開,感謝在疫情與生活壓力下,您的善念始終同在。我們深信,這善,是人性中最有力量的情懷,我們再次謝謝您的同行,並祈願大家平安健康!
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方式 (使用手機者)
蘋果慈善基金會作業說明 (使用手機者)
蘋果慈善基金會服務網站 (使用電腦者)
蘋果基金會粉絲團: 蘋果愛逗陣行
October 02, 2020 at 04:40PM
https://ift.tt/2F0Cphm
【暖蘋果】單親癌婦5年前憂2稚子「沒有我人生路怎麼走」 今天她充滿力量說… - 台灣蘋果日報
https://ift.tt/2Bk9PFx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【暖蘋果】單親癌婦5年前憂2稚子「沒有我人生路怎麼走」 今天她充滿力量說… - 台灣蘋果日報"
Post a Comment